【组织生活会制度-20211105221234x】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组织生活会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生活内容,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组织生活会的规范化、常态化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的基本制度。
组织生活会是指党支部或党小组定期召开的会议,主要围绕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等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旨在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促进党内民主,推动问题整改,提升整体战斗力。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在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还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实际操作中,组织生活会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会议主题。每次会议应根据当前形势和工作重点,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如“强化纪律意识”“提升服务群众能力”等,确保会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二是认真准备材料。会前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谈心谈话,撰写发言提纲,确保每位党员都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
三是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鼓励党员敢于揭短亮丑,不回避矛盾,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营造出既严肃又活泼的会议氛围。
四是抓好整改落实。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不反弹、不拖延,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五是加强督导检查。上级党组织应加强对组织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推进,组织生活会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党员对组织生活会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会议质量不高等。对此,各级党组织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激发其参与热情,推动组织生活会制度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总之,组织生活会制度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规范流程、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