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周礼(middot及春官宗伯及middot及大宗伯》原文及翻译)】《周礼》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内容主要记载了周代的官制与礼仪制度,其中“春官宗伯”是六官之一,负责掌管国家的礼制、祭祀、天文历法等事务。而“大宗伯”则是春官中的重要职官,其职责尤为重大,涉及国家礼仪的核心部分。
一、原文
《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辨其名物,与其用事。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祭天,以实柴祭地,以槱祀祭山川,以血祭祭四方,以疈辜祭百神。以大田之礼,亲耕帝耤;以大均之礼,致民和;以大役之礼,修邦国;以大封之礼,同姓以亲之,异姓以尊之。以大敬之礼,敬大臣;以大叙之礼,序以德;以大旅之礼,祭四方百物;以大献之礼,享贵宾;以大赉之礼,赐有功;以大傩之礼,驱除疫疠;以大蜡之礼,报本反始。
二、白话翻译
大宗伯的职责是建立国家的神位,右边设立社稷之神,左边设立祖先宗庙。他要辨别各种神灵的名称与种类,并了解它们在祭祀中的用途。他主持吉祥的礼仪,用于祭祀邦国的鬼神与神灵。他通过焚烧柴火来祭天,用点燃的木柴来祭地,用焚烧草木来祭山川,用动物的血来祭四方之神,用焚烧牲畜来祭百种神灵。
他还主持“大田之礼”,亲自耕种天子的籍田;主持“大均之礼”,使百姓和睦相处;主持“大役之礼”,修整国家的城郭与工程;主持“大封之礼”,对同姓宗族加以亲近,对异姓则表示尊重。他主持“大敬之礼”,以恭敬之心对待大臣;主持“大叙之礼”,按德行排列等级;主持“大旅之礼”,祭祀四方百物;主持“大献之礼”,宴请贵宾;主持“大赉之礼”,赏赐有功之人;主持“大傩之礼”,驱逐瘟疫与邪祟;主持“大蜡之礼”,感恩天地万物的恩泽,回报根本与起源。
三、简要解析
《周礼·大宗伯》一章,集中体现了周代礼仪制度的系统性与神圣性。大宗伯作为礼制的最高执行者,不仅管理祭祀活动,还参与国家政治、农业、社会秩序等多个层面。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礼仪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祖先与天地之间的敬畏与联系。
四、结语
《周礼》不仅是古代政治制度的百科全书,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大宗伯》篇章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古代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与精神信仰。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也是文化的传承,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