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主旨句是什么?】《马说的主旨句是什么?》
在古文的学习中,“马说”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韩愈通过这篇短文,借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感慨。那么,这篇文章的主旨句到底是什么?它又为何能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
《马说》全文虽短,但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文章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篇,点明了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接着,作者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不仅是全文的核心,更是整篇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人才普遍存在,但如果缺乏能够识别和重用他们的人(即“伯乐”),这些人才也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
从表面上看,《马说》讲述的是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是在借物喻人,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用人制度的不满。韩愈本人就是一位才华横溢却屡遭贬谪的士人,他通过这篇文章,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感叹,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因此,可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马说》的主旨句,它不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引发了后人对人才选拔机制的深刻思考。
在今天看来,这句主旨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在职场、教育还是社会管理中,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拥有慧眼识才的“伯乐”,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当我们再次翻开《马说》,不只是为了背诵文字,更是为了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哲理。而这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正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警世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