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笔记】一、课文简介:
《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讲述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一段精彩故事。课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胆识。
二、作者与背景:
《草船借箭》出自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周瑜等。
三、主要
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周瑜为了刁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表示三天就能完成。他利用大雾天气,带着二十条草船靠近曹军水寨,用草人引诱曹军射箭,最终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既完成了任务,又让周瑜无话可说。
四、人物分析:
1. 诸葛亮:
聪明机智、沉着冷静、善于观察和分析。他不仅有超人的智慧,还懂得利用自然条件来达到目的,是一个典型的智者形象。
2. 周瑜:
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对诸葛亮的能力非常忌惮,设下难题想难倒他,但最终却被诸葛亮的才华所折服。
3. 曹操:
多疑、谨慎,在大雾中不敢贸然出战,只派弓箭手射箭,反而被诸葛亮利用了。
五、主题思想:
《草船借箭》通过一个巧妙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临危不乱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揭示了做人要有智慧、要善于观察和把握时机的道理。
六、写作特色:
1. 情节紧凑,扣人心弦。
故事发展迅速,悬念不断,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
2. 语言生动,描写细腻。
作者运用了大量细节描写,如“大雾漫天”、“江面雾气弥漫”等,增强了画面感。
3. 人物形象鲜明。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印象深刻。
七、拓展思考:
1. 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如何应对周瑜的挑战?
2. 你认为“借箭”是一种欺骗吗?为什么?
3.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借”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八、学习建议:
- 多读几遍课文,理解其中的含义。
- 借助资料了解三国历史背景,增强阅读兴趣。
- 尝试复述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九、重点词语积累:
- 诸葛亮
- 周瑜
- 曹操
- 借箭
- 草船
- 军令状
- 大雾
- 弓箭手
- 水寨
- 智慧
十、总结:
《草船借箭》不仅是一篇精彩的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它让我们明白:面对困难时,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诸葛亮一样,勇敢、智慧地面对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