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原文和翻译】《列女传》是中国古代一部记载女性人物事迹的典籍,由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刘向编撰。全书共七卷,收录了从上古至战国时期的各类女性人物,涵盖贤妻、孝妇、烈女、贞女等不同类型,旨在通过她们的事迹来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列女传》简介
《列女传》原名《古列女传》,后经刘向增补整理,定为七卷,每卷以不同类别的女性为主,如“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等。其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的期待与评价。
书中所载人物虽多为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但其故事往往富有教育意义,成为后世妇女教育的重要教材。
二、原文选读(以“母仪”篇为例)
原文:
昔者,周太王之妃曰大姜,生太伯、仲雍、季历。太王欲立季历,以传于文王。大姜知之,乃告其子曰:“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爱废义。今君欲立季历,是为社稷计也。吾岂能以妾身之爱,而妨国家之大计乎?”遂不复言,终不以私情干政。
三、翻译解析
译文:
从前,周太王的妻子名叫大姜,她生了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周太王打算立季历为继承人,以便将来传位给文王。大姜知道这件事后,便对她的儿子们说:“我听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损害公义,也不会因为私爱而放弃道义。现在君主想要立季历,这是为了国家的大事着想。我怎么能因为自己作为母亲的情感,而妨碍国家的长远计划呢?”于是她不再多说什么,始终没有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干预国政。
四、《列女传》的意义与影响
《列女传》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女性生活的重要文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规范。它强调女性应具备的品德,如贤德、忠贞、谦逊等,这些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中国女性的行为准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列女传》的看法也逐渐发生变化。虽然其中部分内容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但它作为文化经典,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五、结语
《列女传》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古代典籍,它不仅记录了众多女性的光辉事迹,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尽管其思想背景与现代社会有所不同,但其所传达的正直、忠诚、智慧等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