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点:指骨】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骨骼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是重点内容之一,而指骨作为手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解剖与临床意义。掌握指骨的结构、分类及其常见病变,有助于在实际诊疗中快速判断和处理相关疾病。
一、指骨的分类
指骨属于长骨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手指中,共有14块,具体分为三类:
1. 近节指骨(第一掌骨)
每个手指均有一块近节指骨,位于手掌与中节指骨之间,起连接作用。
2. 中节指骨(第二掌骨)
仅存在于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中,为中间部分的骨骼。
3. 远节指骨(第三掌骨)
每个手指末端的一块骨骼,形态细长,承担手指末端的运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拇指仅有两节指骨(近节与远节),而其余四指则有三节(近节、中节、远节)。
二、指骨的解剖结构
指骨由骨干和两端构成,其表面覆盖有骨膜,内部为骨髓腔。各指骨之间通过关节相连,形成灵活的手指活动功能。
- 骨干:呈圆柱状,内含骨髓,负责骨骼的生长与修复。
- 骨骺:位于指骨两端,是儿童时期骨生长的主要部位,成年后骨骺闭合,骨龄稳定。
- 关节面:指骨与掌骨、指间关节之间的接触面,具有光滑的软骨覆盖,保证关节活动的顺畅。
三、指骨的常见病变
1. 骨折
指骨骨折多因外力撞击或跌倒时手部着地所致,常见于远节指骨。典型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2. 关节炎
指间关节易发生退行性关节炎,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变形。
3. 骨肿瘤
虽然较少见,但指骨也可能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如骨软骨瘤、骨肉瘤等。需结合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4. 先天性畸形
如并指、多指等,可能影响手指功能,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四、临床意义
指骨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手部的功能,尤其在精细动作、抓握、捏取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指骨的检查与评估,特别是在外伤、慢性劳损或老年患者中。
此外,对于指骨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指骨虽小,但在人体运动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掌握其解剖结构与常见疾病,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也能提升对患者整体功能评估的能力。备考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时,应重点关注指骨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常见病变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