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中诣的意思是什么】在汉语中,许多成语或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组合,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中,“苦心孤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用心良苦、独自努力地追求某种目标。但其中的“诣”字,许多人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下面将对“苦心孤诣”中的“诣”字进行详细解析。
一、成语“苦心孤诣”简介
“苦心孤诣”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寄·词曲部》:“凡作传奇者,须知所用之曲,皆有本之词,非自出心裁,苦心孤诣而成。”意思是:作者在创作时,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独自钻研,才写出作品。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追求某件事情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并且是独立思考、独自努力的结果。
二、“诣”的具体含义
“诣”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古文中较为常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字义 | 解释 | 示例 |
到达 | 表示到达某个地方或达到某种境界 | 诣京(到京城) |
精通 | 指对某一门学问或技艺有深入的研究和掌握 | 诣于精微 |
目标 | 指目的、意图 | 有所诣 |
在“苦心孤诣”中,“诣”指的是“达到某种境界”或“目标”。因此,“苦心孤诣”整体的意思是:费尽心思、独自努力,最终达到了某种高度或目标。
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苦心孤诣 |
出处 | 清代李渔《闲情偶寄》 |
含义 | 费尽心思、独自努力,最终达到某种目标或境界 |
“诣”的意思 | 达到、精通、目标 |
常见用法 | 形容人专心致志、刻苦钻研的精神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苦心孤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价值。理解其中“诣”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个成语的真正意义,也能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