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听课记录范文正式完美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听课记录范文正式完美版,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15:20:29

听课记录范文正式完美版】授课教师:XXX

学科:语文

年级:七年级

听课时间:2025年4月5日

听课地点:XX中学七年级(3)班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次听课内容为《背影》这篇经典散文的教学。该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作者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深沉而含蓄的爱。教师在本节课中围绕文章的情感主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背影”这一意象在文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增强感恩意识。

三、教学过程实录

1. 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以提问方式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父母的背影?有没有哪一次让你特别难忘?”通过生活化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自然引出课题《背影》。

2. 初读感知(约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基调。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问题:“文中‘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精读分析(约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重点讲解以下

- 父亲买橘子的场景:通过动作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展现父亲的辛劳与关爱。

- “我”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感动,体现了作者对父爱的深刻感悟。

- “背影”的象征意义:不仅是父亲离去的背影,更是亲情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思考,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

4. 小组讨论(约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作为文章的标题?

- 文章中哪些细节最打动你?为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

5. 总结提升(约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忽略过父母的付出?如何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亮点

1. 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情感引导,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

2. 互动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并表达观点。

3. 语言表达训练到位: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不足与建议

1. 时间分配略显紧张:部分环节如小组讨论时间较短,未能充分展开。

2. 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被动,教师可进一步关注其学习状态。

3. 拓展延伸不够:可以适当引入类似题材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听课反思

本次听课让我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教师在课堂中展现出良好的教学素养,能够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我也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听课人:XXX

2025年4月5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