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有无的意思是什么_成语释义出处及造句】“互通有无”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在资源、物资、信息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补充。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合作与共享的精神,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成语释义
“互通有无”的字面意思是“互相交换自己所没有而对方有的东西”。引申为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交流与协作,弥补自身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 互:互相;
- 通:沟通、交流;
- 有:拥有;
- 无:缺乏。
整体含义强调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成语出处
“互通有无”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以圣人因时制宜,各安其分,以相济养,故能共成其道。若使天下之人,各守其业,不相侵夺,则万物自得其所,而无争端矣。故曰‘互通有无’,则天下大治。”
不过,在更早的文献中,类似的思想已经出现。如《论语》中提到“君子周急不继富”,即帮助急需之人,而不是锦上添花,这也体现出一种“互通有无”的精神。
三、成语用法
“互通有无”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等场景。它既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宾语或定语。
- 作谓语:两国之间应互通有无,促进经济发展。
- 作宾语:我们应该加强与邻国的互通有无。
- 作定语:这种互通有无的合作方式值得推广。
四、典型例句
1. 在商业合作中,企业之间应该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发展。
2. 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有助于互通有无,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3. 这种互通有无的机制,让团队成员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
4. 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一条互通有无的贸易通道。
5.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应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 反义词: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封闭保守
六、总结
“互通有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成长、企业发展还是国家间的关系,都需要建立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与发展。
因此,理解并运用“互通有无”这一成语,不仅有助于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能提升我们在人际交往与社会合作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