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全诗及翻译】“不畏浮云遮望眼”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这句诗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常被用来表达坚定信念、不惧困难的精神。
一、原诗原文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诗意解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登上杭州的飞来峰时所作,通过描绘高处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抱负的坚定追求。
- 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描写的是飞来峰上的高塔,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或理想的高峰。
-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听说在鸡叫的时候就能看到太阳升起,说明站在高处可以早一步看到光明与希望。
- 第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这是全诗中最经典的一句,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的眼睛”。这里的“浮云”象征着现实中的困难、诱惑或阻碍。
-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因为我站在最高的地方”,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被眼前的障碍所迷惑。
三、诗句翻译
飞来山上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据说每天鸡叫时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眼睛,
只因我站在最高的地方。
四、诗句的深层含义
“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1. 面对困境,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但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眼前的迷雾所迷惑,就能看清前方的道路。
2.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想要拥有长远的眼光和清晰的判断力,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问题。
3. 勇于攀登,敢于挑战
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图强,他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不惧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五、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纷繁复杂,“浮云”可能代表各种谣言、诱惑、焦虑和压力。而“不畏浮云遮望眼”则提醒我们:
- 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 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坚持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被外界干扰。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这句话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六、结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一句充满智慧的话语,它不仅展现了王安石的豪情壮志,也给予现代人深刻的启示。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前行的方向,勇敢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