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原文及译文】一、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然则梅之病者,非以其曲、欹、疏也,乃人之病也。故吾以病梅为馆,而名曰“病梅馆”。
予购三百本,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曰:“呜呼!吾不能使梅病者愈,而欲疗其病,是吾之过也。”于是以纸囊盛之,置之书斋,朝夕观之,心与之俱病。
或问:“子何以病梅为馆?”曰:“吾疾夫世之以人之性情,而求其形貌,而不顾其本也。今世之人,多以奇巧为美,以怪异为贤,遂致天下之士,皆不自安其性,而强为之曲,为之欹,为之疏,以求悦于人。”
呜呼!吾愿天下之士,皆能自全其性,勿为外物所役,勿为俗见所拘。若此,则梅亦可复其真,人亦可复其性矣。
二、译文:
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是出产梅花的地方。有人说:“梅花以弯曲为美,笔直就没有姿态;以倾斜为美,端正就没有风景;以稀疏为美,密集就没有神韵。”这话说得没错。然而,梅花之所以被称作“病梅”,并不是因为它们弯曲、倾斜、稀疏,而是因为人的偏见和扭曲。
所以我特意设立了一个“病梅馆”,用来收藏这些被人们视为“病”的梅花。
我买来了三百株梅花,全是病梅,没有一株是完整的。我为此哭了三天,然后发誓说:“唉!我无法让这些病梅恢复健康,却想治疗它们的病,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我把它们用纸包好,放在书房里,早晚观看,心中也随之感到痛苦。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把这些病梅收进馆中呢?”我说:“我痛恨那些只看外表、不顾内在的人。如今世人大多以奇特、巧妙为美,以怪异为贤能,导致天下人才都失去了自我,强行改变自己的本性,变得弯曲、倾斜、稀疏,只为取悦他人。”
唉!我希望天下的人都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不要被外物所驱使,不要被世俗观念所束缚。如果这样,那么梅花也可以恢复它的真实面貌,人也可以恢复他们原本的天性了。
三、创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