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为学》原文及翻译】《为学》是清代文学家彭端淑所著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蜀地贫富二僧的故事,阐明了“立志而行”的重要性。全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久而不知其非,则自欺也。今夫不受于师,况欲求贤而自立者乎?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如果去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做,那么再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困难。人们学习知识,不是每天进步,就是每天退步。一个人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交流,就会见识浅薄、知识贫乏;长期这样而不觉其错,就是在欺骗自己。现在有些人连老师都不请教,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成为贤人、自立成才呢?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富和尚问:“你靠什么去?”穷和尚回答:“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去南海,但到现在还没能成行。你靠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靠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
四川到南海,不知道有多远。富和尚没能去成,而穷和尚却去了。一个人立志的决心,难道还不如四川那个穷和尚吗?
结语:
《为学》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远。它告诉我们:学习贵在坚持与行动,只要有志向,并付诸实践,再难的事也能做到。相反,即使条件优越,若没有决心和毅力,终究一事无成。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