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网络行为管理,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确保党员干部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正面引导作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制度,结合当前网络发展新形势,现就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
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必须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网络活动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任何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言论和行为。在涉及重大政治问题、敏感事件时,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主动发声、正确引导。
二、遵守网络法规,恪守道德底线
党员干部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活动,不得散布谣言、传播不实信息,不得参与网络赌博、色情、暴力等非法活动。在网络交流中,应坚持文明用语,尊重他人,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三、规范信息发布,严防舆情风险
党员干部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信息时,应严格审核内容,确保真实、客观、合法。严禁发布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的信息。对涉及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的问题,应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依法依规进行评论和转发,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或炒作。
四、加强监督管理,健全长效机制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定期开展网络行为规范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网络素养和法治意识。建立健全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
五、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带头作用
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网络行为规范,树立良好形象,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央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注:本文为模拟生成内容,非正式文件,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