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财务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乡镇卫生院及其下属部门和相关单位。
一、预算管理
1. 预算编制:每年年初,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各科室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预算草案。预算应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
2. 预算审批:预算草案需经院长办公会审议,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3. 预算调整:在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预算,必须按照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二、收入管理
1. 收费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
2. 收款方式:采用多种收款方式(现金、支票、电子支付等),方便患者缴费。
3. 票据管理:所有收费均需开具正规发票,确保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支出管理
1. 审批流程:任何支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支付款项。
2. 合同签订:对于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必须签订正式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3. 报销制度:报销时需提供合法有效的凭证,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
四、资产管理
1. 固定资产登记: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登记造册,定期盘点核实。
2. 材料物资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执行,确保采购过程公开透明。
3. 资产处置:资产报废或转让时,需经过专业评估并报批后方可实施。
五、会计核算与报告
1. 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会计账簿体系,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完整。
2. 财务报告: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3. 内部审计: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查找问题隐患,提出改进建议。
六、监督与检查
1. 内部监督: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日常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外部监督: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其工作。
3. 责任追究: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请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请注意,上述内容为示例性质,具体条款可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