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介绍】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北京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它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原为雍亲王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的府邸,后于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庙,成为清朝皇家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雍和宫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以其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物和独特的宗教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与信众。以下是对雍和宫的简要介绍及主要信息汇总:
雍和宫简介总结
雍和宫始建于清代,最初为皇子府邸,后改建为藏传佛教寺庙。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满、蒙、藏等多种文化元素,是研究清代宗教、艺术与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佛像、经卷、壁画等,是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雍和宫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雍和宫 |
地理位置 | 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 |
建造时间 |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
原用途 | 雍亲王胤禛府邸 |
改建时间 | 乾隆九年(1744年) |
改建后用途 | 藏传佛教寺庙 |
宗教归属 |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
建筑风格 | 汉、满、蒙、藏文化融合 |
主要建筑 | 天王殿、雍和宫大殿、万福阁、法轮殿等 |
文物特色 | 金塔、佛像、经卷、壁画等 |
现状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旅游景点 |
开放时间 | 通常为8:30-17:00(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 |
门票价格 | 一般为30元/人(旺季可能调整) |
雍和宫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更是中华多元文化交融的象征。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对佛教文化有所追求的人士,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