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的意思和造句】“诲人不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从不感到疲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教师或长辈在教育他人时的耐心与敬业精神。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诲人不倦 |
拼音 | huì rén bù juàn |
出处 | 《论语·述而》 |
释义 | 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不感到疲倦 |
近义词 |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诲尔谆谆 |
反义词 | 好逸恶劳、敷衍了事、厌烦怠惰 |
二、用法与例句
“诲人不倦”多用于描述教师、导师或长辈对学生的耐心指导。以下是一些常见用法及例句:
用法 | 示例句子 |
描述教师 | 张老师对学生总是诲人不倦,深受大家尊敬。 |
形容长辈 | 父亲对晚辈的教导一向诲人不倦,言传身教。 |
表达态度 |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保持诲人不倦的精神,不断进步。 |
赞扬品质 | 他不仅自己学习刻苦,还诲人不倦,帮助同学解答疑问。 |
三、总结
“诲人不倦”是一个表达耐心与奉献精神的成语,常用于教育或指导他人的情境中。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也展现了对知识传播的热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精神,在帮助他人时保持耐心和热情。
通过理解其含义和正确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来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