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抖擞”是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神采奕奕、情绪高涨时,就可以用“精神抖擞”来形容他。
一、“精神抖擞”的含义
“精神抖擞”中的“精神”指的是人的精力和状态,“抖擞”则是指振作、振奋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人在精神上非常饱满、有劲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工作、学习或生活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高昂斗志和充沛体力。
例如:
> 在比赛前,运动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准备奋力一搏。
二、“精神抖擞”的出处
“精神抖擞”最早出自清代文学家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这部作品以奇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奇人异事,语言生动,情节丰富。在书中有一段描写人物状态的文字中,首次出现了“精神抖擞”这一表达。
虽然“精神抖擞”并非古代经典文献中的常见成语,但它在后世广泛流传,并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词汇之一。
三、使用场景与搭配
“精神抖擞”通常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常与以下词语搭配使用:
- 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
- 精神抖擞地完成任务
- 精神抖擞地迎接新一天
它也可以用于比喻某种事物或氛围的旺盛状态,如:“整个团队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精神焕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 反义词: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五、总结
“精神抖擞”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表达了人处于最佳状态时的精神面貌。它不仅在口语中频繁出现,在书面语中也常被用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了解它的出处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
如果你希望在文章或演讲中增添一点活力,不妨多用“精神抖擞”这样的词汇,让语言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