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勃勃是什么意思】“兴致勃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对某件事情充满兴趣、热情高涨的状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描述人们参与活动、讨论话题或进行某种尝试时非常贴切。
一、
“兴致勃勃”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指情绪高昂、精神饱满,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对某事充满兴趣和热情。它常用来表达一种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状态,多用于正面语境中。
该词的结构简单,由“兴”(兴趣)和“致”(情绪)组成,加上“勃”(旺盛)和“勃”(再次强调),整体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兴趣与热情。
二、表格形式展示
词语 | 兴致勃勃 |
拼音 | xìng zhì bó bó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居世,未有不怀志而立身者也,虽其才智不同,而其志趣各异,然皆能自强不息,以求其所欲。故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注:此为引申义,原文无直接出处) |
含义 | 形容人对某事充满兴趣、情绪高昂、精神饱满 |
近义词 | 兴高采烈、热火朝天、兴趣盎然、欢欣鼓舞 |
反义词 | 无精打采、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提不起劲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情绪状态,常作谓语或状语 |
示例 | 他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 |
适用场景 | 日常交流、写作、演讲等场合,表达积极情绪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使用中,“兴致勃勃”适合用于描述一个人对某项活动、话题或目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动力。例如:
-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一场科学实验课。”
- “他对新项目充满了兴致勃勃的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个词本身是褒义词,但在某些语境中如果过度使用,也可能显得夸张或不够真实,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运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兴致勃勃”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表达积极情绪的重要语言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适当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