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同仇敌忾”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或不公时,团结一致、情绪激昂、奋起反抗的状态。它不仅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还体现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斗争精神。
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析: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同仇敌忾 |
拼音 | tóng chóu dí kài |
出处 | 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君王不察,而听谗言,使百姓怨愤,士卒离心,此皆非所以同仇敌忾也。” |
字面意思 | “同仇”指共同的仇恨,“敌忾”指对敌人的愤怒。合起来就是“共同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们在面对外敌或不公时,齐心协力、奋勇抗争的精神状态。 |
二、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例句 |
作谓语、定语 | 在国家危难之际,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
用于描述群体行为 | 面对不公平待遇,员工们同仇敌忾,纷纷发声抗议。 |
多用于正式或文学场合 | 他带领群众同仇敌忾,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
反义词 | 勾心斗角、各自为政、分崩离析 |
四、使用场景
- 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抵抗侵略。
- 社会运动:如环保组织呼吁公众同仇敌忾,保护生态环境。
- 日常生活:如公司员工因管理层不当行为而同仇敌忾,集体维权。
五、总结
“同仇敌忾”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在面对共同敌人时,人们所表现出的团结与斗志。它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行动号召,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携手并肩、奋力抗争。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准确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