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宣宗为什么叫做金宣宗】金宣宗(1163年-1213年),原名完颜珣,是金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庙号为“宣宗”,谥号为“孝桓皇帝”。那么,“金宣宗”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他被称为“金宣宗”而不是其他名字呢?
一、
“金宣宗”这一称号主要来源于其庙号和谥号。在古代中国,皇帝去世后会根据其生前功绩、品德或统治风格,由后人给予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称号,通常包括“庙号”和“谥号”。
- 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的称号,如“太祖”、“世宗”、“宣宗”等。
- 谥号:是对皇帝一生行为的评价,通常是褒义词,如“孝桓”、“仁宗”、“武宗”等。
金宣宗的庙号为“宣宗”,意味着他在位期间有一定的政治作为,符合“宣”字所代表的“宣扬、显扬”之意。而“孝桓”则是他的谥号,体现了对其“孝顺”与“刚毅”的评价。
因此,“金宣宗”这一称号,是对他身份、功绩和品德的综合体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名 | 完颜珣 |
在位时间 | 1213年-1224年 |
庙号 | 宣宗 |
谥号 | 孝桓皇帝 |
称号来源 | 庙号“宣宗” + 谥号“孝桓” |
“宣”字含义 | 宣扬、显扬,象征其统治有影响力 |
“孝桓”含义 | “孝”表示孝顺,“桓”表示刚毅、威武 |
为何称“金宣宗” | 他是金朝皇帝,庙号为“宣宗”,故称“金宣宗” |
三、补充说明
金宣宗在位期间,金朝面临蒙古崛起的严重威胁,他试图通过改革来稳定局势,但最终未能挽救金朝的衰落。尽管如此,他仍被后人赋予了“宣宗”的庙号,说明他在当时的政治体系中仍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历史上的“宣宗”多用于有政绩或有一定影响力的皇帝,如唐宣宗、明宣宗等,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金宣宗在金朝历史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金宣宗”这一称号是基于其庙号和谥号的组合,既体现了他的身份,也反映了其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