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罄竹难书的典故

2025-09-17 06:14:36

问题描述:

罄竹难书的典故,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06:14:36

罄竹难书的典故】“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指罪行)非常多,无法写尽。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罪行极多,连写都写不完。

一、成语来源

“罄竹难书”最早见于《旧唐书·李密传》:“罄竹难书,其罪莫大。”这句话原本是用来描述隋朝末年李密对隋炀帝的控诉,认为隋炀帝的罪行太多,即使将所有的竹简都用尽也无法全部记载。

后来,“罄竹难书”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罪行极多,无法一一列举。

二、成语释义

词语 解释
用尽,耗尽
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简
难书 难以写完
罄竹难书 比喻罪行极多,无法写尽

三、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或某组织的罪行极其严重。

- 强调某种行为的恶劣程度,令人震惊。

- 常用于新闻报道、历史评论或文学作品中。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成语
近义词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瓶难储
反义词 无可厚非、微不足道、寥寥无几

五、例句

1. 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最终被判处死刑。

2. 这个黑帮组织的罪行罄竹难书,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3. 他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罄竹难书的恶行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六、总结

“罄竹难书”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罪行严重性的强烈表达。它源于古代对暴政的控诉,如今广泛用于形容各种极端的负面行为。在日常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运用,避免滥用。

通过了解“罄竹难书”的出处、含义及用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