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作者简介和文章背景】《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寓意和对理想社会的描绘而广为流传。本文将从作者简介和文章背景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
陶渊明(约365—427),字渊明,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田园诗著称的诗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一生淡泊名利,厌倦官场生活,最终选择归隐田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在晚年所作的一篇寓言式散文,借渔人之口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桃花源。文中通过虚构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文章虽为虚构,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文章标题 | 《桃花源记》 |
作者 | 陶渊明(东晋) |
生卒年 | 约365—427 |
字号 | 字渊明,又名潜,谥号“靖节” |
身份 | 诗人、文学家、田园诗派创始人 |
主要成就 | 开创了中国田园诗风,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
创作背景 | 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陶渊明厌倦官场,归隐田园 |
文章主题 | 描绘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表达对和平、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
写作手法 | 寓言体、虚实结合,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诗意 |
社会意义 |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三、结语
《桃花源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陶渊明通过这一虚构的桃源世界,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失望。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文化中“理想国”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