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诗词赏析】《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于1954年夏天在北戴河避暑时所作的一首词,属于《沁园春·雪》之后的又一经典作品。该词以雄浑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北戴河的壮丽风光,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一、诗词
原文: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内容简述:
这首词以北戴河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大雨中的海面景象,同时引出对历史人物曹操(魏武)的追忆。通过“往事越千年”一句,将现实与历史相连接,最后以“换了人间”收尾,表达出对时代变化和国家进步的感慨。
二、诗词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创作背景 | 毛泽东于1954年在北戴河避暑期间创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反映其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
艺术风格 | 雄浑大气,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意象运用 | “大雨”、“白浪”、“打鱼船”等意象表现自然力量,“东临碣石”、“魏武挥鞭”则引古入今。 |
历史联想 | 借曹操的《观沧海》诗,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暗含对新时代的肯定。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主题思想 | 展现了毛泽东的豪迈气概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
三、结语
《浪淘沙·北戴河》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感与时代精神的佳作。它将自然风光与历史回忆巧妙融合,展现了毛泽东诗词中特有的宏大视野与深邃思想。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毛泽东文学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