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讨武檄文原文注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讨武檄文原文注释赏析,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12:57:13

《讨武檄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骆宾王所作的一篇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文言文。此文写于武则天称帝初期,旨在揭露其篡位之罪,并号召天下共讨之。全文语言犀利、气势磅礴,是古代檄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原文节选

> 臣闻:天命不常,惟德是辅;神器非固,惟仁是守。今陛下以妇人之身,代君而立,废太子而立庶子,违祖宗之制,乱阴阳之序。……自古帝王,皆以仁义为本,以忠孝为先。今陛下背弃纲常,私欲横流,致使四海沸腾,百姓涂炭。臣虽草莽,亦知大义,岂能坐视而不言?

二、注释解析

1. “天命不常,惟德是辅”

意思是上天的旨意并非固定不变,只有有德之人方能受命。此句引用《尚书》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德治国。

2. “神器非固,惟仁是守”

“神器”指皇权,“非固”即不稳固。这句话指出,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仁政,而非单纯依靠权力。

3. “废太子而立庶子”

此处指武则天废黜李显(唐中宗),改立李哲(唐睿宗)为太子,违背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被视为对礼法的严重破坏。

4. “违祖宗之制,乱阴阳之序”

武则天作为女性称帝,打破了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被认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和自然法则。

5. “四海沸腾,百姓涂炭”

形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与不满。

三、赏析与意义

《讨武檄文》不仅是一篇政治宣言,更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正义感的文学作品。骆宾王以文笔为武器,揭露武则天的种种过失,同时呼吁天下人共同维护正统与秩序。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情感真挚。开头以“天命”、“仁义”等儒家思想为出发点,强调道德与秩序的重要性;中间列举武则天的不当行为,层层递进,步步紧逼;结尾则以“臣虽草莽,亦知大义”表达自己的立场与决心,令人动容。

此外,文中大量使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使整篇文章读来气势恢宏,极具说服力。

四、结语

《讨武檄文》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文学与政治结合的典范。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展现了骆宾王作为文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即便在今天,这篇文章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阅读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