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发生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他们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生活虽然清贫,但充满了温馨与爱。
一天晚上,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屋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他神色慌张地请求避难,说外面有敌人正在搜捕。母亲没有多想,立刻让老人进了屋,并将他藏在了阁楼的一个隐蔽角落。
为了掩人耳目,母亲点燃了一根半截蜡烛放在桌子上。这根蜡烛是家里仅剩的一点光明,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出每个人紧张的脸庞。孩子们都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大气也不敢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面的搜查声越来越近。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几个士兵闯进了屋子。他们四处搜寻,目光最终落在了那根半截蜡烛上。其中一名士兵冷笑着说道:“这么暗的光,你们还能做什么?”
就在大家屏住呼吸的时候,母亲镇定自若地走上前去,拿起蜡烛吹灭了它。她微笑着说:“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只能等待天亮。”士兵们面面相觑,最终离开了。
当危险过去后,孩子们围坐在母亲身边问:“妈妈,你为什么敢这样做?”母亲摸了摸他们的头,轻声回答:“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被黑暗吞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勇气是最重要的。即使环境再恶劣,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以上就是《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的内容。它通过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