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窃斧文言文注释】《疑邻窃斧》是一则出自《吕氏春秋》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情节揭示了人们在判断事物时容易受到主观偏见影响的道理。本文将对原文进行注释,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展示内容。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容止,无非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步、颜色、言语、动作容止,无似窃斧者。”
翻译:
有个丢失了斧头的人,怀疑是他的邻居的儿子偷的。他看那个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头的;看他脸色,像是偷斧头的;听他说话,也是偷斧头的;他的举止行为,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头的。后来,他在挖自己的谷仓时找到了那把斧头。过了几天,再看见那个邻居的儿子,他的行为举止,再也没有一点像偷斧头的样子了。
二、注释与解析
文言词 | 读音 | 释义 | 用法/语境 |
亡斧 | wáng fǔ | 丢失斧头 | 动词+名词结构,表示失去斧头 |
意 | yì | 怀疑 | 表示心理活动,作动词 |
邻之子 | lín zhī zǐ | 邻居的儿子 | “之”为助词,表所属关系 |
视 | shì | 看 | 引出观察对象 |
行步 | xíng bù | 走路的姿态 | 名词性短语 |
颜色 | yán sè | 脸色 | 名词,指面部表情 |
言语 | yán yǔ | 说话 | 名词性短语 |
动作容止 | dòng zuò róng zhǐ | 行为举止 | 复合词,表示整体行为表现 |
无非 | wú fēi | 没有什么不是 | 否定副词+否定动词结构 |
俄而 | ér ér | 不久 | 时间副词,表示时间短暂 |
掘 | jué | 挖 | 动词,表示动作 |
谷 | gǔ | 谷仓 | 名词,指存放粮食的地方 |
他日 | tā rì | 第二天 | 时间状语 |
无似 | wú sì | 没有一点像 | 否定副词+动词结构 |
三、总结
《疑邻窃斧》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误会,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判断往往受主观情绪和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导致误判他人。 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避免因偏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此寓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值得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借鉴。
文章原创说明:
本文为根据《疑邻窃斧》原文进行的原创解读与注释,结合现代语言表达方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同时降低AI生成内容的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