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搔更短】一、
“白头搔更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原句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愁苦不堪,以至于头发稀疏、难以插簪的景象。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也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艰难。
在文学表达上,“白头搔更短”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时代背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此句常被用来形容因忧虑或压力而导致的衰老现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象征意义。
二、内容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杜甫《春望》 |
原句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作者 | 杜甫(字子美)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
诗句含义 | 因忧愁过度,头发稀疏,连簪子都难以固定,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
情感表达 | 愁苦、无奈、忧国忧民之情 |
文学手法 | 细节描写、象征手法、心理刻画 |
文化意义 | 反映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体现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述因压力或忧虑导致的早衰现象 |
相关诗句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三、结语
“白头搔更短”虽短短五字,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历史背景。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通过这一句诗,我们得以窥见古人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悲悯,也提醒我们在和平年代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