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的词语解释】“小时了了”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原意是说小孩子从小就很聪明、有才气,后来常用来形容人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或智慧。但该词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有时也用于反讽,表示“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却未必有出息”。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小时了了 |
拼音 | xiǎo shí liǎo liǎo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原意 | 小时候聪明、有才气 |
引申义 | 有时含讽刺意味,指小时候聪明,长大未必有出息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早期表现,也可带有反讽语气 |
近义词 | 少年英俊、早慧、天资聪颖 |
反义词 | 年幼无知、大器晚成 |
二、词语背景与用法说明
“小时了了”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中,讲述的是孔君平与七岁儿童的对话。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人对少年才智的赞赏。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既可用于正面评价,也可用于调侃。
例如:
- 正面使用:“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真是小时了了。”
- 反讽使用:“他小时候确实挺厉害,可惜现在一事无成,真是小时了了。”
这种语言现象反映了汉语中成语的多义性和语境依赖性。
三、注意事项
1. 语境决定含义:是否带有讽刺意味,取决于说话者的语气和上下文。
2. 避免过度使用:在正式场合中,应谨慎使用带有调侃意味的表达。
3. 文化理解: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
总之,“小时了了”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展现了汉语的语言魅力,也反映了人们对成长与才华的思考。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