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服口服的意思是什么】“心服口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某种事实、道理或权威时,内心真正认同并接受,不再有异议。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从心底里的认可和信服,而不是表面上的服从。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心服 | 内心佩服、认同 |
| 口服 | 口头上表示接受、同意 |
整体意思: 指一个人不仅在言语上表示赞同,而且内心也真正信服,没有异议。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言也善,其心也诚,虽不言而人自服。”
- 现代用法: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事实、逻辑或权威时,由衷地认可和接受。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甘拜下风、口服心服 |
| 反义词 |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不服气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 |
| 学习中 | 老师讲解清楚后,学生终于心服口服。 |
| 工作中 | 经过详细分析,同事对他的方案心服口服。 |
| 生活中 | 父亲用事实说服了儿子,儿子心服口服。 |
五、总结
“心服口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顺从,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认同和敬佩。它体现了一个人在面对正确观点或强大说服力时的真实反应。在日常交流中,若能真正做到心服口服,往往能促进更好的理解和合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语言知识,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