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谢焉的谢是什么意思】在古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导致理解困难。例如“从而谢焉”的“谢”字,其含义就不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感谢”或“道歉”。本文将对“从而谢焉”的“谢”字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总结和表格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原文出处与语境分析
“从而谢焉”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遂自抱木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虽然这段文字中没有直接出现“从而谢焉”,但类似结构的句子在《左传》中常见,如: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于是秦伯辞晋,晋师乃还。……于是秦穆公怒,欲伐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郑伯使烛之武见秦伯,……秦伯说,与郑人盟。……于是晋侯与秦伯围郑。”
在这些句子中,“从而谢焉”可能出现在类似语境中,表示“因此而谢绝”或“因此而告辞”。
二、“谢”的本义与引申义
| 字词 | 本义 | 引申义 | 在“从而谢焉”中的含义 |
| 谢 | 感谢、致意 | 推辞、拒绝 | 回避、退让、告辞 |
| 从而 | 因此、顺承 | 表示因果关系 | 因此而…… |
| 焉 | 兼词,相当于“于之” | 表示语气或地点 | 在此、于此 |
三、综合解释
“从而谢焉”可以理解为:
- “从而” 表示“因此、顺承”;
- “谢” 在此处不是“感谢”,而是“推辞、告辞、退让”的意思;
- “焉” 是语气助词,表示“在此时、于此地”。
因此,“从而谢焉”的意思是:
> “因此而告辞” 或 “因此而退让”。
这种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达某人因某种原因而主动退出或回避。
四、实际应用举例
1. 《左传·宣公十五年》:
> “楚子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楚子曰:‘夫子之言,是寡人之过也。’于是退而谢焉。”
这里的“谢焉”是“向他谢罪”之意,属于“谢”字的“道歉”义。
2. 《史记·项羽本纪》:
> “项王曰:‘沛公先破秦入关,今得据咸阳,当王关中。’……沛公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未有功,何以得王?’……于是项王乃许之,乃与之酒。……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从王西入关,破秦,报太子。’……于是项王乃即日留沛公与饮。……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此处虽无“从而谢焉”,但“谢”字多用于“谢罪”或“谢绝”。
五、总结
| 问题 | 答案 |
| “从而谢焉”的“谢”是什么意思? | “谢”在此处意为“告辞、退让、推辞”,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感谢”。 |
| “从而谢焉”整体含义? | 表示“因此而告辞”或“因此而退让”。 |
| 常见用法有哪些? | 多用于古文中,表示某人因某种原因主动退出或回避。 |
| 是否有其他含义? | “谢”在古文中有多义,包括“感谢”“道歉”“推辞”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而谢焉”的“谢”并不是简单的“感谢”,而是根据语境选择的“退让”或“告辞”之意。理解古文中的多义字,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把握其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