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十美成语意思】“十全十美”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达到了非常完美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下面将从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含义
“十全十美”字面意思是“十种都齐全,十种都完美”,引申为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达到了极致的完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事、物等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没有瑕疵。
- 近义词:完美无缺、尽善尽美、无懈可击
- 反义词:一无是处、千疮百孔、漏洞百出
二、成语出处
“十全十美”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圣人之治,不贵其才,而贵其德;不贵其言,而贵其行;不贵其名,而贵其实。故曰:‘十全十美,不可得也。’”
不过,现代更常见的用法则是源于清朝乾隆皇帝对自身功绩的评价,他曾自称“十全老人”,意指他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取得了十次重大胜利,因此“十全十美”也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说法。
三、成语用法
1. 形容人:如“他是个十全十美的好学生。”
2. 形容事:如“这个项目堪称十全十美。”
3. 形容物品:如“这款手机设计十全十美。”
需要注意的是,“十全十美”虽然表示完美,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褒义色彩,强调极致的优秀。
四、常见搭配
搭配方式 | 示例 |
十全十美的…… | 十全十美的方案 |
是……十全十美 | 这个计划是十全十美 |
有……十全十美 | 他有着十全十美的品质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度使用:由于“十全十美”表示极致完美,使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恰当。
2. 语境合适:多用于正面评价,不宜用于批评或讽刺。
3. 书面语为主:虽然口语中也可使用,但更多见于正式文章或书面表达中。
六、总结
“十全十美”是一个表达高度完美的成语,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完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十全十美 |
含义 | 十种都齐全,十种都完美,形容极度完美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清代乾隆帝称“十全老人” |
近义词 | 完美无缺、尽善尽美 |
反义词 | 一无是处、千疮百孔 |
常见用法 | 形容人、事、物达到极致的完美 |
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注意语境,多用于正式场合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十全十美”不仅是语言上的一个成语,更是文化与价值观的体现。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丰富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