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的词语解释】“休戚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共同承担欢乐与忧患。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常用于描述朋友、家庭成员或团队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释义 |
休 | 指吉利、好的事情,如幸福、顺利等 |
戚 | 指忧伤、不幸的事情,如苦难、挫折等 |
与共 | 表示一起、共同承担 |
因此,“休戚与共”整体意思是:在顺境与逆境中,都愿意共同面对、互相扶持。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同恶相恤,同好相成,同利相谋,同患相救,同耻相齿,同忧相共。” 后来逐渐演变为“休戚与共”,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
常见用法:
- 描述友情: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真是休戚与共的好兄弟。
- 描述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休戚与共,彼此理解。
- 描述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之间要休戚与共,共同奋斗。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同甘共苦、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
反义词 | 各自为政、互不关心、冷眼旁观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适合用于事物或抽象概念。
2. 语境要求:需有明确的情感纽带,如亲情、友情、爱情或团队合作。
3. 语气正式:适合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五、总结
“休戚与共”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强调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彼此支持、共同承担。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团结与互助的价值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