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2025-09-25 13:26:56

问题描述: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13:26:56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一、文章总结

《孙叔敖纳言》是一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寓言故事,讲述了楚国名臣孙叔敖在治理国家时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最终成就一番功业的故事。文中通过孙叔敖与老者的对话,体现出他虚心纳谏、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政治家对“言”与“行”的重视。

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不仅展示了孙叔敖的智慧与胸怀,也传达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表格

内容 原文 翻译 注释
原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皆称其贤。而孙叔敖曰:“吾闻之,处士,国之宝也;庶人,国之本也。今吾为令尹,而国人皆称我贤,是吾德不足以教民,而不能得贤者也。”于是出见一老者,曰:“吾欲问子一事。”老者曰:“何也?”孙叔敖曰:“吾为令尹,而国人皆称我贤,吾将何以自处?”老者曰:“子无以为也。夫善者不矜,不善者不耻。子虽贤,而人不以为贤,是子之德不足也;子虽不贤,而人以为贤,是子之德有余也。” 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全国的人都称赞他的贤能。但孙叔敖说:“我听说,隐士是国家的宝贝,平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现在我做了令尹,而全国人都称赞我贤能,这说明我的德行不足以教导百姓,也没有得到贤才。”于是他外出拜访一位老人,说:“我想向您请教一件事。”老人问:“什么事?”孙叔敖说:“我身为令尹,而全国人都称赞我贤能,我该如何自处呢?”老人说:“你不用为此担心。善良的人不会自夸,不善的人不会感到羞耻。你虽然贤能,但人们却不认为你贤能,这说明你的德行还不够;你虽然不贤能,但人们却认为你贤能,这说明你的德行已经足够了。” ——
重点词句解释 “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宰相。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有德行之人。
“庶人”:普通百姓。
“不矜”:不自夸。
“不耻”:不觉得羞耻。
—— ——

三、核心思想提炼

1. 虚心纳谏:孙叔敖虽位高权重,仍主动请教老者,体现其谦逊态度。

2. 自我反思:面对赞誉,他并未沾沾自喜,而是反躬自省,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

3. 德行重于名声:文中强调“德”才是衡量一个人真正价值的标准,而非表面的赞誉。

4. 忠言逆耳:老者的话虽不中听,但直指问题本质,体现了“忠言”的价值。

四、现实意义

《孙叔敖纳言》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也对现代领导者具有重要启示:

- 领导者应具备倾听和接受批评的能力;

- 荣誉与赞美背后可能隐藏着问题,需保持清醒判断;

- 德行与能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不应只追求外在评价。

如需进一步探讨《韩非子》中的其他寓言或历史人物,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