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积于跬步原文】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句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强调了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微小的努力开始的,只有坚持不懈地积累,才能实现长远的目标。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引申和扩展。其中,“跬步”指的是古代一步的距离,即一小步。整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千里的远行,也是由一步步的小步积累而来的。这不仅是对行动力的鼓励,也体现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领悟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终将抵达目的地。
二、核心观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
原文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引申说法 |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 |
含义 | 成功源于点滴积累,任何伟大目标都需从小事做起 |
哲学思想 | 道法自然,循序渐进,注重积累 |
现代启示 | 鼓励踏实努力,拒绝急功近利 |
对比传统与现代 | 古人强调“积小成大”,现代人更注重“效率与结果” |
三、结语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格言,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深刻提醒。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人们往往急于求成,忽视了基础的重要性。然而,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正如老子所言,唯有从脚下开始,方能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