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下一句】一、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句常见的成语,意思是虽然内心有强烈的愿望或想法,但实际能力或条件却不足以实现。这句话常用于表达一种无奈或遗憾的情绪。
这句成语的完整出处是《论语·里仁》:“子曰:‘吾与点也!’” 但在后世流传中,人们常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但能力有限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虽然很想做某事,但由于时间、精力、资源等限制,无法真正落实行动。例如:想创业但资金不足,想学习新技能但时间不够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全称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出处 | 《论语·里仁》(原意略有不同,后世引申) |
字面意思 | 内心有意愿,但力量或能力不够 |
引申含义 | 愿望强烈,但现实条件不足 |
使用场景 | 表达无奈、遗憾、能力受限等情绪 |
常见搭配 | “虽有心,但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洋兴叹”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
反义词 | 得心应手、力所能及、游刃有余 |
举例说明 | 想要照顾父母但工作繁忙;想健身但时间不够 |
三、结语
“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描述,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目标时,除了要有热情,还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外部条件。有时,适当调整方向或积累资源,才能让理想逐渐变为现实。
在生活中,我们既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也要理性评估自己的能力,避免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陷入长期的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