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全诗意思】“节分端午自谁言”出自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全诗为: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由来的追述,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与惋惜之情。
一、诗歌背景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主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传,屈原投江殉国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便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诗中“节分端午自谁言”一句,意在问端午节的起源是谁说的?其实,这一节日的由来早已被历史所记载,但诗人用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二、诗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节分端午自谁言 | 端午节的来历是谁说的?表达一种对历史来源的追问。 |
万古传闻为屈原 | 自古以来,人们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可笑的是,楚江依旧广阔无边,却无法洗去屈原的冤屈。 |
不能洗得直臣冤 | 屈原作为忠臣,他的冤屈却无法被历史洗清。 |
三、诗歌主题分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真相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虽然端午节已经流传千年,但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端午》 |
作者 | 文秀(唐代) |
创作背景 | 纪念屈原,反映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
主题思想 | 怀念屈原,感慨忠臣之冤 |
诗句解析 | “节分端午自谁言”——追问端午节的起源;“万古传闻为屈原”——说明端午节源于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感叹楚江浩荡却无法洗清屈原的冤屈;“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同情 |
文化意义 | 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尊重与思考 |
五、结语
“节分端午自谁言”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延续。它提醒我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要铭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生命的人。端午节不仅是民俗的节日,更是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