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

2025-08-25 13:01:16

问题描述: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5 13:01:16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闻斯行诸”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路、冉有、公西华等人关于“听到一个道理是否立即行动”的不同态度的回应。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对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弟子采取不同的教导方式。

一、原文

> 子曰:“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吾与点也。”

(注:此段并非“闻斯行诸”的原文,而是相关篇章内容。)

“闻斯行诸”的原文如下:

>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 子曰:“吾不与也。”

> 冉有曰:“今夫子之于卫君,将何如?”

> 子曰:“吾不与也。”

> 冉有曰:“夫子之言,其义可得而闻乎?”

> 子曰:“吾与点也。”

(注:此段出自《论语·先进》,但并非直接包含“闻斯行诸”四字。)

真正的“闻斯行诸”出现在《论语·颜渊》中: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虽然这段没有直接出现“闻斯行诸”,但“请事斯语”可以理解为“听从并践行这个道理”,因此“闻斯行诸”常被引申为“听到一个道理就立即去做”。

二、翻译

原文 翻译
闻斯行诸 听到一个道理就立即去实行。

三、总结

“闻斯行诸”强调的是“知行合一”的精神,即一旦明白一个道理,就应该立刻付诸实践。在儒家思想中,这不仅是道德修养的要求,也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孔子鼓励弟子不仅要听懂道理,更要身体力行。

不同弟子对“闻斯行诸”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子路性急,容易冲动行事;而冉有则较为谨慎,倾向于深思熟虑后再行动。孔子根据他们的个性给予不同的指导,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标题 闻斯行诸原文及翻译
出处 《论语》相关篇章(如《颜渊》)
原文 “闻斯行诸”或“请事斯语”
翻译 听到一个道理就立即去实行
思想内涵 强调“知行合一”、“闻道即行”
教育意义 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人物态度 不同弟子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如子路、冉有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闻斯行诸”不仅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对后世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