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学习中,“be capable of”是一个非常实用且常见的短语,通常用来表示某人或某物具备某种能力或可能性。它后面可以接不同的非谓语动词形式,以表达具体的能力范围或状态。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其搭配规则可能会有些复杂。本文将详细分析“be capable of”后接的不同非谓语动词类型,并通过实例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语法点。
一、“be capable of”后接动名词(-ing 形式)
“Be capable of”最常见的一种用法是接动名词(即以-ing结尾的形式)。这种结构强调一种持续性或习惯性的能力。例如:
- She is capable of speaking three languages fluently.
(她能够流利地说三种语言。)
这里,“speaking three languages fluently”描述了她所具备的语言技能,表明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能力。
二、“be capable of”后接不定式(to do)
另一种常见的用法是接不定式结构,这通常用于描述具体的行为或任务。与动名词相比,不定式更侧重于一次性或者特定情境下的能力。例如:
- He was capable of completing the project on time.
(他有能力按时完成项目。)
在这个例子中,“completing the project on time”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任务完成情况,体现了他在某一时刻的具体表现。
三、“be capable of”后接虚拟语气(should + 动词原形)
虽然不太常见,但在某些正式场合下,“be capable of”也可以接虚拟语气结构,用来表达假设或理想中的能力。例如:
- It’s essential that everyone be capable of making such decisions independently.
(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独立做出这样的决定。)
此句中的“making such decisions independently”带有一种理想化的意味,暗示即使现实中未必如此,但从理论上讲这是可行的。
四、注意事项
尽管上述三种形式各有特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Be capable of”本身已经包含了“能够”的意思,因此其后的动词不需要再添加额外的助动词如“can”等。
2. 动名词和不定式的选择取决于上下文语境,前者倾向于描述一般性、持续性的能力;后者则更适合针对具体事件或行为。
3. 在写作时避免过度堆砌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保持简洁明了。
总之,“be capable of”是一个灵活多变的短语,在日常交流及学术写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