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引颈受戮出处于哪里

2025-11-06 18:19:48

问题描述:

引颈受戮出处于哪里,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18:19:48

引颈受戮出处于哪里】“引颈受戮”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甘愿接受惩罚或死亡,表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态度。这个成语的出处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尤其在描写忠臣、烈士或义士时使用较多。

一、成语释义

引颈受戮:指主动伸长脖子接受杀戮,比喻甘愿承受惩罚或牺牲生命,不逃避、不反抗。

二、出处分析

“引颈受戮”并非出自某一特定典籍,而是由“引颈”和“受戮”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表示“伸长脖子”和“接受杀戮”。其语义来源于古代对忠义之士行为的描述,常见于史书、文学作品及历史人物传记中。

以下是一些与该成语相关的经典出处:

出处 内容简述 相关人物/事件
《后汉书·王符传》 “虽死不悔,引颈受戮。” 描述忠臣面对不公时的坚定态度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引颈就戮,无怨无悔。” 表现士大夫面对政治迫害时的气节
《晋书·陶侃传》 “引颈受戮,以明大义。” 强调忠诚与道义的坚持
《资治通鉴》 多次出现类似表达,用于描述忠臣被冤枉后的结局 如“引颈就死,不言其冤”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引颈受戮”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表达对忠诚、勇敢或牺牲精神的赞美。它不仅仅限于字面意义上的“被杀”,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选择和担当。

四、总结

“引颈受戮”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明确的单一出处,但其含义广泛存在于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忠义精神。它不仅是对个人勇气的赞扬,也是对道德信念的坚守。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引颈受戮
含义 甘愿接受惩罚或死亡,表现英勇、无畏
出处 多见于《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古籍
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表达忠诚、牺牲精神
文化内涵 体现忠义、气节、担当等传统价值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颈受戮”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