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必报什么意思】“睚眦必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胸狭窄、报复心强,即使是很小的怨恨也会不择手段地进行报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睚眦必报 |
拼音 | yá zì bì bào |
出处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提到“睚眦之怨必报”,后演变为“睚眦必报”。 |
含义 | 形容人对微小的仇恨或不满也要进行报复,心胸狭隘,报复心强。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过于计较、报复心重的行为。 |
近义词 | 心胸狭隘、恩将仇报、以牙还牙 |
反义词 | 宽宏大量、宽容大度、忍让为怀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睚眦”原指眼睛怒视的样子,引申为极小的怨恨或不满。“必报”即一定报复的意思。最早见于《史记》,当时用来描述一些权臣之间的争斗,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
在古代文学中,“睚眦必报”常被用来讽刺那些心胸狭隘、报复心强的人物。例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就曾因一点小事而对人下毒手,被后人评价为“睚眦必报”。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他人 | “他这个人太小心眼了,简直睚眦必报。” |
描述人物性格 | “历史上很多权臣都睚眦必报,最终自取灭亡。” |
文学描写 | “他虽有才华,但睚眦必报的性格让他失去朋友。” |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多用于负面评价,使用时需注意语气。
- 在正式场合中,应避免直接用于评价他人,以免引起误解或冲突。
- 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不宜过度滥用。
五、总结
“睚眦必报”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对小事也斤斤计较、报复心极强的人。它源于古代历史典故,经过长期使用,已成为汉语中表达心胸狭隘的重要词汇。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