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氖激光器原理及技术综合实验】一、实验概述
氦氖激光器是一种常见的气体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工业领域。其工作原理基于氦气和氖气的混合气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受激辐射,从而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光。本实验通过对氦氖激光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实验操作及性能测试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加深对激光产生机制的理解,并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二、实验
1. 实验目的
- 了解氦氖激光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掌握激光器的启动与调试方法
- 测量激光输出特性(如输出功率、光束质量等)
- 分析激光器的稳定性和调节方式
2. 实验原理
- 氦氖激光器由放电管、谐振腔、电源系统等组成
- 氦气作为激活介质,通过电离激发后传递能量给氖原子
- 在特定能级间发生受激辐射,产生激光
- 谐振腔用于反馈光子,形成稳定的激光输出
3. 实验设备
- 氦氖激光器主机
- 光谱分析仪(或光电探测器)
- 示波器
- 可调电阻、电源模块
- 光学调整平台
4. 实验步骤
- 连接电源并检查电路连接
- 调整激光器的谐振腔位置
- 启动激光器并观察输出光束
- 使用探测设备测量激光输出功率
- 记录不同电流下的输出变化
5. 实验数据记录
- 不同电流下的激光输出功率
- 激光束的发散角与光斑大小
- 激光稳定性测试结果
三、实验数据表格
参数名称 | 测量值 | 备注说明 |
工作电压(V) | 1800 ~ 2200 | 根据激光器型号有所不同 |
工作电流(mA) | 5 ~ 20 | 需根据实际调整 |
输出功率(mW) | 1 ~ 5 | 不同条件下有波动 |
激光波长(nm) | 632.8 | 常见红色激光 |
光束发散角(mrad) | 1 ~ 3 | 与谐振腔设计有关 |
稳定性(%) | <5% | 表示输出波动范围 |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氦氖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掌握了激光器的启动、调节和测量方法。实验中发现,激光输出功率与电流成正比关系,但过高的电流会导致激光器不稳定甚至损坏。此外,谐振腔的精确调整对激光输出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实验数据表明,氦氖激光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适用于多种光学实验应用。
五、注意事项
-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注视激光束,以防眼睛受损
- 电源接入前应检查线路是否正确
- 激光器启动时需逐步增加电流,防止过载
- 实验结束后应关闭电源并整理仪器
六、总结
氦氖激光器作为经典的气体激光器,是研究激光物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本次综合实验,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激光产生的物理过程的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为后续更复杂的激光实验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