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吉凶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不仅用于记录时间,还与风水、命理、占卜等密切相关。古人认为,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能量和运势,影响着人的行为、决策乃至命运走向。因此,“十二时辰吉凶表”成为许多命理爱好者和风水研究者参考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总结十二时辰的吉凶特点,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各时辰的宜忌事项。
十二时辰吉凶总结
1. 子时(23:00-1:00)
子时为夜半,属水,主静。此时辰适合休息、冥想、修心。不宜进行重大决策或外出活动。
2. 丑时(1:00-3:00)
丑时属土,为“阴中之阳”。此时适合养精蓄锐,不宜喧哗或剧烈运动。
3. 寅时(3:00-5:00)
寅时为木,是万物初生之时,适合早起、锻炼、开始新计划。宜动不宜静。
4. 卯时(5:00-7:00)
卯时属木,象征日出,是阳气上升的时刻。宜晨练、学习、工作安排。
5. 辰时(7:00-9:00)
辰时属土,为“龙时”,象征稳定与成长。适合处理事务、会议、签约等。
6. 巳时(9:00-11:00)
巳时属火,阳气最盛。适合社交、谈判、演讲等活动,宜动不宜静。
7. 午时(11:00-13:00)
午时为火,阳气最旺,适合工作、开会、处理重要事务。忌午睡过长。
8. 未时(13:00-15:00)
未时属土,为“小吉时”,适合处理日常事务、沟通协调、财务规划。
9. 申时(15:00-17:00)
申时属金,代表收获与变化。宜总结、调整、规划未来方向。
10. 酉时(17:00-19:00)
酉时属金,为“黄昏时”,适合放松、家庭聚会、娱乐活动。
11. 戌时(19:00-21:00)
戌时属土,为“守夜时”,宜静思、读书、准备次日计划。
12. 亥时(21:00-23:00)
亥时属水,为“归宁时”,适合休息、睡眠、修身养性。
时辰 | 时间 | 属性 | 吉宜事项 | 凶忌事项 |
子时 | 23:00-1:00 | 水 | 休息、冥想、修心 | 不宜外出、决策 |
丑时 | 1:00-3:00 | 土 | 养精蓄锐 | 不宜喧哗、剧烈运动 |
寅时 | 3:00-5:00 | 木 | 早起、锻炼、计划 | 不宜静坐、拖延 |
卯时 | 5:00-7:00 | 木 | 晨练、学习、工作安排 | 不宜熬夜、懒散 |
辰时 | 7:00-9:00 | 土 | 事务处理、会议、签约 | 不宜急躁、冒进 |
巳时 | 9:00-11:00 | 火 | 社交、谈判、演讲 | 不宜独处、消极 |
午时 | 11:00-13:00 | 火 | 工作、开会、处理事务 | 不宜午睡过长 |
未时 | 13:00-15:00 | 土 | 日常事务、沟通协调 | 不宜冲动、浪费 |
申时 | 15:00-17:00 | 金 | 总结、调整、规划 | 不宜轻信、冒进 |
酉时 | 17:00-19:00 | 金 | 放松、聚会、娱乐 | 不宜过度消耗精力 |
戌时 | 19:00-21:00 | 土 | 静思、读书、准备计划 | 不宜喧闹、焦虑 |
亥时 | 21:00-23:00 | 水 | 休息、睡眠、修身 | 不宜熬夜、杂念过多 |
通过了解十二时辰的吉凶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和重要事务,顺应自然规律,提升生活质量和运势。希望这份“十二时辰吉凶表”能为您的日常决策提供参考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