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简介】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人物生平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生 | 1890年3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 |
去世 | 1974年2月7日,北京 |
籍贯 | 浙江绍兴 |
学历 | 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气候学博士学位 |
职业 |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
主要成就 | 中国近代地理学与气象学奠基人;创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推动中国气象观测体系建立 |
教育贡献 | 曾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倡“求是”精神;重视科研与教学结合 |
其他 | 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注重实地考察与数据积累 |
二、主要贡献与影响
1. 学术研究方面
竺可桢在气候学、物候学、自然地理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尤其对中国的季风气候、气候变迁、物候现象等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与分析。他提出的“物候学”理论,对中国农业和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教育理念
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倡导“求是”校训,强调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科学组织建设
他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推动了中国地理与气象学科的系统化发展,为后续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 个人品质
竺可桢为人正直、治学严谨,一生坚持科学真理,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他的日记和论文至今仍是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史的重要资料。
三、结语
竺可桢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在中国科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思想与实践,至今仍对中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