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作冯妇出处于哪里】“再作冯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再次重操旧业或重新参与曾经做过的事情。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成语含义总结
“再作冯妇”字面意思是“再次成为冯妇”。其中,“冯妇”是古代的一位勇士,擅长打虎。这个成语多用于比喻某人再次从事自己曾经做过的事业或行为,尤其是那些曾经放弃但又重新投入的事情。
二、出处来源
该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
> “孟子曰:‘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有大兽,欲食之,冯妇攘臂而下,从者曰:“夫子未尝见虎也,何以知其不义也?”曰:“吾尝见虎,虽猛,不若人之无义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擅长打虎。有一次,一只大老虎要吃人,冯妇便卷起袖子走下来帮忙打虎。他的随从劝他说:“先生您没看到老虎吗?怎么知道它不讲道义呢?”冯妇回答:“我曾经见过老虎,虽然凶猛,但不如人类没有道义。”
后来,人们用“再作冯妇”来比喻人重新回到过去熟悉的领域或角色中去。
三、出处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再作冯妇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 原文句子 | “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 |
| 成语释义 | 比喻人再次从事旧业或旧角色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重新投入熟悉领域或职业 |
| 文化背景 | 来源于古代典籍,体现儒家思想 |
四、使用建议
在现代汉语中,“再作冯妇”并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历史评论或某些特定语境中,仍能见到它的身影。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其含义。
五、结语
“再作冯妇”这一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反映了古人对行为与道德的思考。了解它的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成语的底蕴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