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是什么病】急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它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性活跃期的女性,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或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人群。该病可影响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组织,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孕、慢性疼痛甚至败血症等并发症。
一、什么是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Acut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发生的急性感染。这种感染通常是由细菌从阴道或宫颈上行至盆腔引起的,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大肠杆菌等。
二、病因与诱因
病因/诱因 | 说明 |
细菌感染 | 常见为淋球菌、衣原体、大肠杆菌等 |
性生活频繁 | 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 |
宫内节育器使用 | 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
流产或分娩后 | 子宫内膜受损,易引发感染 |
免疫力低下 | 如糖尿病、HIV等疾病患者更易感染 |
三、症状表现
症状 | 描述 |
下腹痛 | 常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
发热 | 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 |
白带异常 | 颜色、气味、量发生变化,如黄色或绿色脓性分泌物 |
月经异常 | 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
恶心呕吐 | 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
性交疼痛 | 性生活时感到不适或疼痛 |
四、诊断方法
方法 | 说明 |
病史与体检 |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腹部触诊判断 |
实验室检查 | 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 |
分泌物检测 | 检查是否有细菌感染 |
影像学检查 | 如B超、CT等用于评估盆腔情况 |
腹腔镜检查 | 在复杂病例中用于直接观察病变 |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抗生素治疗 | 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需联合用药 |
住院治疗 | 严重感染或药物无效时需住院 |
手术治疗 | 如脓肿形成或反复发作时考虑手术 |
对症支持 | 如退热、止痛、补液等 |
六、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 说明 |
正确使用避孕工具 | 减少不必要的宫内操作 |
定期妇科检查 | 早期发现并治疗感染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如勤换内衣、避免不洁性行为 |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 | 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
增强免疫力 | 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 |
七、注意事项
- 若出现下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需遵医嘱。
- 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
- 伴侣也应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复发。
总结:
急性盆腔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于性活跃期女性。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同时加强预防意识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如有疑似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