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什么意思】一、
“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描写早春时节草木初生、景色朦胧的一句诗。字面意思是:远远望去,草色一片青绿;但走近一看,却发现草并不明显,甚至几乎看不见。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刚开始时,草芽刚刚萌发,颜色淡薄、分布稀疏的状态。它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蕴含着一种哲理——事物在远处看起来美好,但靠近观察时却显得微不足道或模糊不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原文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字面意思 | 远远望去有草色,走近却看不到明显的草 |
意象分析 | 描写早春草芽初生,颜色淡薄,分布稀疏 |
艺术手法 | 对比(远与近)、虚实结合 |
情感表达 | 表达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感受,带有淡淡的惋惜 |
哲理含义 | 事物在不同距离下呈现不同的状态,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象 |
三、结语
“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有时候美好的东西往往存在于远方,而靠近之后可能失去那份神秘与美感。这种诗意的表达,也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