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和箕的组词】“簸”和“箕”是两个在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字,虽然它们在发音上不同(“簸”读bǒ,“箕”读jī),但常常被放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一些成语或固定搭配中。这两个字在古代多用于农具,后来逐渐演变为具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以下是对“簸”和“箕”常见组词的总结。
一、簸的常见组词
“簸”主要表示用器具颠动、扬起的动作,常与“扬”、“筛”等动作相关。以下是“簸”的常见组词:
组词 | 含义 | 举例 |
簸扬 | 用簸箕扬起谷物等 | 簸扬谷物 |
簸箕 | 一种农具,用来扬谷或筛东西 | 拿起簸箕去扬米 |
簸弄 | 搅动、摆弄 | 簸弄是非 |
簸荡 | 摇晃、颠簸 | 船在风浪中簸荡 |
二、箕的常见组词
“箕”原本是一种农具,形状像勺子,后来也引申为“星宿名”或“姓氏”。以下是“箕”的常见组词:
组词 | 含义 | 举例 |
箕斗 | 星宿名,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七星 | 箕斗星 |
箕子 | 古代贤人,商朝末年的人物 | 箕子之贤 |
箕踞 | 坐姿,两腿伸开如箕 | 箕踞而坐 |
箕尾 | 星宿名,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 | 箕尾之星 |
三、簸和箕的组合词
在一些固定搭配中,“簸”和“箕”常一起出现,形成特定的词语或成语:
组合词 | 含义 | 举例 |
簸箕 | 农具,也可比喻事物的不完整或粗略 | 他说话总是那么簸箕 |
簸箕嘴 | 形容人说话尖酸刻薄 | 这个同事真是簸箕嘴 |
簸箕星 | 星宿名,有时用来比喻人性格古怪 | 他是簸箕星下的人 |
四、总结
“簸”和“箕”虽然字形相近,但在实际使用中各有侧重。“簸”多与动作相关,如“簸扬”、“簸弄”;“箕”则更多作为名词使用,如“箕斗”、“箕子”。两者组合后,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如“簸箕嘴”、“簸箕星”。
通过了解这些组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和文化内涵,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如需进一步探讨“簸”和“箕”在古文中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