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自枉屈,是什么意思】2. 原标题“猥自枉屈,是什么意思”生成的原创内容(加表格形式)
一、文章总结
“猥自枉屈”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写的一句话。原句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先帝没有因为我的身份低微、见识浅薄而轻视我,反而亲自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我的茅庐中拜访。
“猥自枉屈”是一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他人谦逊有礼、不计身份地位的尊重与感激之情。它强调的是一个人虽身处低位,却能得到尊贵之人的重视和礼遇,体现出一种谦虚、感恩的态度。
在现代语境中,“猥自枉屈”多用于形容某人虽然身份不高,但得到了上级或权威人士的重视与厚待,也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给予自己机会或尊重的感激之情。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 含义 | 用法举例 |
猥 | 谦辞,表示自己身份低微、地位低下 |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自 | 亲自 | “自取其辱” |
枉屈 | 委屈自己,降低身份 | “枉屈己身以求贤。” |
猥自枉屈 |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对方却亲自降低身份来亲近 | “先帝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三、出处与背景
-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
- 原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背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对此深感感激,因此在《出师表》中写下此句,表达了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
四、现代用法与意义
- 情感表达:用于表达对他人给予自己尊重、信任或机会的感激。
- 文化象征:体现了古代“礼贤下士”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中“知恩图报”的体现。
- 适用场景:可用于演讲、书信、公文等正式场合,表达对上级、长辈或导师的敬意。
五、总结
“猥自枉屈”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对他人谦逊有礼的赞美,也体现了自身对这份尊重的感激之情。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尊重他人,并珍惜来自他人的认可与支持。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避免AI重复内容,力求自然流畅,符合中文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