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补阙的词语意思】“拾遗补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工作或学习中,发现并弥补遗漏或不足之处。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细致入微的态度,也展现了完善和提升的积极精神。
一、词语解释
拾遗补阙
拼音:shí yí bǔ quē
释义:拾取遗漏的部分,补充缺失的内容。原指在朝廷中负责纠正皇帝过失、补救缺失的官员职责,后引申为在工作中发现并弥补疏漏与不足。
出处: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夫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得贤者,事无不成,功无不立;失贤者,事无不成,功无不败。故曰:‘拾遗补阙,而致之于道。’”
二、词语结构分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拾遗 | shí yí | 指捡起被遗漏的事物或意见 |
补阙 | bǔ quē | 指填补空缺或不足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解释 |
近义词 | 查漏补缺 | 发现并弥补漏洞 |
完善提高 | 对已有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 | |
反义词 | 留白遗漏 | 忽略或未处理某些部分 |
毫无头绪 | 缺乏条理或系统性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报告中发现错误 | 在撰写报告时,他认真检查,拾遗补阙,确保无误。 |
学习过程中查漏补缺 | 考试前复习时,她注重拾遗补阙,提升整体水平。 |
文章修改阶段 | 编辑在审稿时,特别注意拾遗补阙,使文章更严谨。 |
五、总结
“拾遗补阙”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细致态度的成语,适用于各种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场合。它强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通过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严谨、全面地处理问题,避免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