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探病友原文及翻译】一、
《荀巨伯探病友》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荀巨伯在朋友患病时不顾个人安危前去探望,最终感动了盗贼,保全了朋友性命的故事。该故事体现了古人重情重义、舍己为人、坚守道义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与“义”的典型体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友情不仅是患难相扶,更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惧危险。同时,故事也反映出道德的力量可以感化人心,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唤起人性的善良。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车马载道,诣之。 | 荀巨伯远道来看望生病的朋友,乘坐车马,一路前往。 |
时胡贼攻郡,郡人并逃,巨伯曰:“吾今虽死,不可弃友。” | 当时胡人入侵郡县,百姓都纷纷逃跑,荀巨伯却说:“我今天即使死了,也不能抛弃朋友。” |
乃留不去,贼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俱空,汝何独止?” | 盗贼来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已经到了,整个郡的人都逃光了,你为什么独自留下?” |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荀巨伯回答:“我的朋友生病了,我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 盗贼互相说道:“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一个讲求道义的地方。” |
于是相与引去。 | 于是他们一起离开了。 |
三、结语
《荀巨伯探病友》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也反映了“义”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故事中,荀巨伯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重义轻生”,也让后人看到了道德力量的震撼力。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